信使队过年六人七天骑遍老挝 自然界袭扰过春节
特派记者杨海冬 文/图 春节期间,“东盟之行·富滇之举”2011东南亚自行车信使队员一行六人马不停蹄,冒着接近40度的地面高温,连续奋战,终于在大假结束时,完成了老挝全境的骑行。今天,信使车队已经进入东盟的第二个国家——柬埔寨。 在老挝期间,队员们的生活就像四部电影。 初入老挝,道路两旁的风景完全变了模样,老挝人像童话般的彩色屋顶的民居点缀在热带雨林中,加上路边的孩子十分热情,看到这个由六名老外组成的车队就被逗疯掉,沿途追着大家直叫"斯摆滴"(老挝语,你好!),所以队员们十分兴奋,就像在欣赏风光片一样。 才过了乌杜姆赛,道路就变成了山路,每天平均都要爬坡接近30公里,漫漫长路变得十分艰辛,山区只有村民的茅草房,风雨飘摇,生活条件十分简陋,为了赶到比较大的集镇住宿,队员们只好硬着头皮也要骑完每天计划的里程,无止境的大坡以及遥遥无期的目的地,经常让队员们在夜里九点,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山老林中点着头灯骑行,吃饭的地点和休息的时间成了悬疑片。 大年三十,队员们从沙湾纳吉出发,向着老挝腹地进发,一马平川的道路虽然没有再让队员吃苦头,但是接踵而至的高温、疾病和野生动物的袭扰把我们的骑行变成了惊悚片。当天大家冒着接近40度的地面温度骑行100公里,队员们虽然在心里已经中暑四五次,但是生理上却还是卯足劲,朝前蹬。如果骑行时速低于25公里/小时,连仅有的一点拂面微风也没有了。除夕夜,我们住在路边乡镇的汽车旅馆,大年初一早晨起来鞋子里竟然跑出了壁虎或是蚱蜢。最恐怖的是,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住的地方还发现了眼镜王蛇,老乡们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到草丛里解风景手,因为下了公路到处都能遇见毒蛇。 当然,眼镜蛇并没有吓退队员们守岁的兴致,吃着火锅、喝着啤酒,大家望月思故乡。 大年初五到了四千美岛,队员们得到了一次短暂的休整时间,大家躺倒在各自小木屋前的吊床上,一边喝着老挝啤酒,一边欣赏湄公河惊艳的落日。我们的休整变成了生活片,高潮迭起、让人乐不思蜀。 数字车队 特派记者杨海冬 “东盟之行·富滇之举”2011东南亚自行车信使队员一行六人于春节期间到达老挝沙湾纳吉,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车队创造了如下纪录: 1爬升纪录,玉溪峨山境内的化念大坡,队员4小时内爬升900米,行程接近30公里,爬到坡顶时感觉屁股都不是自己的了; 2最慢纪录,到达大渡岗之前,上长陡坡,时速一度降至5公里\小时,几乎等于徒步的速度; 3飙车纪录,从西双版纳至勐腊的连续下坡路面,队员创下68公里\小时的惊人时速,沿途超了很多货车及摩托车; 4单日骑行最长距离,从老挝万象到北汕,行程152公里,抵达酒店时连上二楼都要扶着楼梯; 5赶夜路最长距离,从老挝孟赛到巴蒙,连续上坡近40公里,到达垭口时,天色已黑,为了赶到小镇巴蒙住宿,队员们在偏僻的山区里骑行28公里夜路,于21点到达目的地; 6平均时速最快纪录,从老挝荣康到达他曲,一马平川,而且出现了少有的多云天气,队员以29公里的时速一口气骑行了32公里,把很多农用拖拉机甩在身后; 7每个队员平均每天消耗5升淡水、日均骑行9小时(包含休息时间),每天三顿正餐,二顿路餐,经常骑20公里路,就有饥饿感,这就是为什么骑行了2000公里,没有实现减肥目标的原因; 达到新加坡还剩5100公里,信使车队有理由相信,队员们不仅还要创造纪录,还要刷新现有的纪录。
(责任编辑:王正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