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青海湖十年磨一剑 冯建平:赛事瞄准环法水准
人民网兰州7月10日电( 记者 胡雪蓉 罗丹)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已经圆满落下了帷幕。环湖赛组委会副主任、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冯建平在闭幕式后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 回首环湖十年路 冯建平表示,十年前从第一届的第一天开始,到第十届的最后一天,整整十年时间是一段非常艰辛的历程。“2002年第一届环湖赛的时候,中央刚刚启动西部大开发,这十年间西部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在飞速发展,这其中也包括体育事业。如果没有省委省政府的支持,环湖赛在青海这个欠发达地区创办并且发展壮大,我想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坚持十年;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也没有现在看到的这般有活力和有生命力。” 冯建平说,环湖赛十年来,带给自己最大的感触就是西北人对发展的渴求,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渴求是强烈而迫切的:“今天环湖赛终于骑出青海,走进甘肃,我看到数十万的群众在街上欢迎环湖赛,这让我很感动,我认为环湖赛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的提高。” 对于环湖赛十年来取得的惊人成就,冯建平总结道:“别人能干的事情我们能干,并且能干的很好;别人不能干的事情我们也能办到,正是这种精神支持着我们不懈的奋斗并且最终获得成功。” 跨省骑行实现“无缝对接”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终于在它十岁生日之际实现了跨省骑行。冯建平说:“环湖赛如果出不了青海,那它就是失败的。青海省委省政府对环湖赛提出过三句话: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我认为这三句话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最核心的内涵就是要让环湖赛走出去。如果不走出青海,赛事的级别再高,奖金再高也无济于事。” 对于环湖赛成功走出青海走进甘肃,冯建平表示,自己没有想到各项工作衔接地如此完美:“甘肃省副省长郝远谈到‘无缝对接’,我觉得的确是这样。对于甘肃省来说,第一次接手举办环湖赛,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他们做的很出色。我认为,需要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赛事不断地进步、发展。环湖赛在青海举办九年了,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任何成功的赛事都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中前进,没有困难就能办成一项像样的国际赛事,我觉得是不可能的。” 换一种角度去看待竞争 环湖赛现在已经是仅次于环法、环西班牙和环意大利的亚洲顶级赛事。在亚洲,同样有着众多自行车赛事,对此冯建平表示,对于同类国际赛事之间的竞争,需要换一种角度去看待。“赛事多其实是一件好事。在没办环湖赛之前,中国在公路自行车比赛上没有发言权。办了环湖赛之后,有很多省份像我们学习,我认为这是我们的光荣。有能力有实力去举办国际赛事,是应该得到提倡的。” “我认为应该先把自己的事干好,心无旁骛的干好自己的事。一个民族越包容,越有发展能力。在体育赛事中也是一样,别人的比赛搞的越好,我们越要学习他们的经验,把他们好的东西拿来借鉴和学习。” 明年环湖赛增加赛段 对于明年环湖赛的计划,冯建平已经成竹在胸:“今年的环湖赛结束后我们马上回去看路线,目前计划路线经过青海、甘肃省境内,途经河西走廊,更有可能骑到其他省份。我们会尽早将路线方案提供给两省的省委省政府,并且与国自盟、中自协一起协商,增加路段。” 冯建平说:“明年的骑行距离有可能会超过两千公里,这些年环湖赛的总距离徘徊在一千五百公里左右的原因主要是海拔太高,可骑行的路线较少,这也是迫使环湖赛走出青海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明年的环湖赛还将力争提高参赛队伍的水平。” 环湖赛瞄准环法水准 在冯建平多次接受人民网的采访中可以看出,在他心中,环湖赛的目标和榜样只有一个,那就是环法赛。对此,冯建平表示,目标有多高,应该付出的努力就有多少。“环湖赛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目标很低也许很快就能达到,目标高的话我们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让各项工作更完善。环湖赛要到达环法赛的水准,不是我这一代人能完成的事,它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许需要20年、30年甚至40年。我们干任何工作都切忌急功近利的做法,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为中华民族留点东西的话,只有埋头苦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