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赛事新闻 >> 自行车新闻

成都老者骑车翻4000米高山 不惧泥石流勇往直前

2012年06月08日 06:35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老郑名叫郑继策,今年56岁,上班时间是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副教研员,但到了假期,郑继策就开始了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生活———骑自行车游天下,而且一骑就是11年多。对于自己幸福的自行车生活,老郑表示:“能以这个方式贴近大自然,每次的感受都很棒!”坚持骑游11年,老郑的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至于效果,就像一句广告语说的那样:“腰不酸,背不疼,一口气上5楼,一点不费劲。”

  骑车翻越4000米巴朗山

  郑继策与自行车的缘分还得从11年前说起。当时,郑继策刚从部队回到地方不久,“回地方前我是一个兵,我们部队里有很多锻炼的机会,但地方上不多,时间稍微长一点就觉得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和很多人以自行车为代步工具不同,2001年,喜欢骑自行车的郑继策开始骑车锻炼身体。

  “我记得很清楚,买那辆车花了600块钱。”一开始只是在成都市内或周边区县骑行,这辆车还勉强可以使用,但随着骑行范围的扩大,郑继策就明显感觉到这个车不好使了,3年后,他便换了一整套装备,“所以算下来,总共花了4000多。”

  近两年,郑继策和他所在的超越自行车队车友们,骑着自行车翻越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巴朗山,去过最适合骑行的青海湖。“不过不是从成都直接骑到青海湖。因为我们要上班嘛,假期不够,所以远程骑行时我们只能先把自行车拆了装好,放在火车的卧铺下面,然后到了预定的第一个目的地再拿出来组装好,比如我们去青海湖时就先坐火车到西宁。”

  冒着泥石流威胁前进

  郑继策说,他们曾在9天之内骑了1200多公里。有一次,他们从早晨6点半开始骑行,直到晚上11点多才到当天的目的地。

  尽管如此,老郑从来不觉得累,可能是骑车带来的快乐真的很多,甚至让他忘记了沿途遇到的艰险。老郑还告诉记者一件事,上个月他们骑车重游巴朗山的路上还遭遇了泥石流。“当时所有的汽车都不让过,确定没有危险的时候我们自行车就先过了。对了,那个时候还在下冰雹,打在我的头盔上咔咔响。”老郑说得轻描淡写。

  不过有一件事情,老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正骑在4000多米的山上,觉得口渴了便停下来喝水,可水瓶里没有多少水了,我只能把头仰得很高才能喝到。这时候,我听到一个人叫我,我一看是前面的一辆汽车里的人,他从后备箱里拿了一瓶水给我,说是见我的水瓶里没水了。”郑继策觉得大家互不相识他也不好白要别人的水,就主动掏出钱给对方,但对方坚持不收,“那人说他真的很佩服我们这些骑车的人,像他们开车上山都感觉很累,说我们太厉害了。”

  身体各项指标倍儿棒

  专业运动员是以比赛的名次来证明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郑继策和他的朋友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收获。“这些年,我没有生过病。别看我都是50多岁的人了,除了眼睛老花了以外,每年体检,我的血脂、血压等各项指标都非常正常。”的确,和许多坐办公室的人不同,老郑绝对属于那种中气十足的健康人士。

  老郑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有时候骑了车回来他一顿就可以吃一斤肉,“忌口?忌啥子口啊,现在一些年轻人年龄不大,就得了脂肪肝什么的,还是因为缺乏锻炼!”除了骑车,郑继策上班时也不忘锻炼,中午的时候还经常去办公楼附近的一个公园跑跑步,一跑就是上万米。

  成都商报记者 周玥廷

精彩专题

2012环崇明岛自行车赛赛事专题
乐享骑行-公路自行车赛综合资讯平台-环崇明岛自行车赛新闻 ©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9030320号-3
网站维护:上海三杰体育赛事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webmaster(at)enjoyrid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