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赛事新闻 >> 自行车新闻

自行车队倒在了裁判手上 单车土壤不可就此荒废

2012年08月03日 14:33    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中国自行车队再次倒在了裁判的“铁面无私”之下,但就算运动员自己似乎也说不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在随后进行的男子团体竞速赛的发布会都结束了之后,宫金杰终于出现在了记者的面前,但就算是当事人现身说法,依旧没能完全解开人们关于这出“悬疑大剧”的全部疑问。

  到底犯了什么规

  毫无疑问,中国队犯规了,成绩被取消了。但中国队员到底触犯了什么天条呢?人们只知道,问题出在第二圈,宫金杰和郭爽交接棒的时候,郭爽的自行车驶入了不该驶入的区域,但到底是什么区域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声音。

  “被金牌”的德国姑娘说,她们得到的消息是,中国队两名队员在换骑的交接区(团体竞速赛两名队员各骑一圈,在第一圈和第二圈之间的15米处交换领骑,这个区域被称为交接区)出了问题。郭爽的自行车压到了最里侧的蓝色区域,这个区域不是比赛区,所以被判罚犯规。“我们的教练就在那个区域,他看得非常清楚,的确是犯规了。你们知道,自行车比赛的速度非常快,所有的线都只在毫厘之间,我相信中国队员绝对不知道自己到底压没压到这个区域,就算是换成我们也是一样的。”赛后的一张高清图片也清楚地显示,郭爽的自行车确实压到了最里侧的蓝色区。

  但随后参加发布会的宫金杰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我是被叫过去的,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外教说,是我们在换骑的时候,我们两个在打道线之前就处于平行的位置了(根据规则,两名队员在骑到标志着交换领骑的打道线之前必须保持一前一后的状态)。预赛之后我们还专门问过裁判,裁判说由于交换领骑是一瞬间的事,所谓的平排不算犯规。但不知道为什么决赛又判我们犯规了。”而中国队的外教莫雷龙的说法也是和宫金杰一样的,他承认在技术台反复看录像的时候,显示的也是在打道线之前,郭爽和宫金杰的自行车处于平行状态,录像上还特意打出了这条线。

  到底谁提出的异议

  赛后,很多人说是德国队提出了申诉,中国队才丢掉了这枚金牌。德国队新闻官主动向记者爆料的行为似乎也在印证着这一点。但当记者将这个问题抛向幸运夺金的德国队员维特时,对方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不,我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中国队骑得很快,非常棒。比赛之后我和队友说,银牌就银牌吧,也不错。毕竟对手太强了。但突然之间,有人告诉我,快看电视,BBC说你们是金牌了。我还跟他们说,别开玩笑了,是银牌,他们说错了。但很快我们的教练就告诉我,是的,中国队犯规了,裁判发现了问题,取消了她们的资格。当时我赶快拉着队友的手去照了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颁奖仪式的时候,我还对郭爽说,我很遗憾,这不是我希望赢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对德国姑娘确实很幸运,在资格赛的时候,她们原本排名第三位,没有参加决赛的资格,但英国队因为犯规被取消了成绩,所以,她们才被递补进了决赛。而决赛中她们又一次因为对手的犯规而获得了金牌,换谁恐怕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中国队为什么不申诉

  事情发生之后,人们就存在着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队不申诉呢?奥运会开赛这几天,韩国队在多个项目上都行使了申诉权,为什么中国队就不申诉呢?赛后,宫金杰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我们得到通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教练马上就去裁判席和他们沟通,当问清楚我们到底怎么犯规之后,教练提出了申诉。但裁判说,现在太晚了,马上颁奖仪式就要开始了,后面还有男子的比赛,你们不能再申诉了。”

  单车王国企盼王座

  虽然中国是当之无愧的自行车王国,不过在奥运会自行车比赛历史上,中国军团还从未有过封王称后的记录。自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自行车项目上摘得首枚奖牌之后,整整12年来,中国军团仍难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尤其是在近两届奥运会,在郭爽表现极为出色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打破自行车王国难以登上王座的宿命。

  2000年悉尼奥运会,姜翠华在女子500米个人计时赛上为中国队摘得一枚铜牌;2004年的雅典,中国自行车队在只有6人获得奥运入场券的情况下,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老将江永华在女子500米个人计时赛中拼得一枚银牌。

  看起来正处于上升期的中国自行车队,正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最高荣誉进发。可经过四年的奋战,中国自行车队在外教的带领下在自己的主场北京奥运会又留下了遗憾。作为女子自行车项目的领军人物,郭爽在半决赛遗憾地“先赢后输”,中国场地自行车带着一枚铜牌结束了比赛。英国队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卷走7金3银2铜,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梦之队。

  而这一次在伦敦,由领军人物郭爽和宫金杰组成的队伍参加了场地自行车的女子团体竞速赛,这也是伦敦奥运会新设立的小项目。中国双姝并肩作战的实力已然不俗,然而在决赛中,中国双姝奋力拼搏摘得一枚金牌,却因为犯规被取消,非常遗憾地没能实现中国自行车项目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郭爽好戏并没完

  2008年奥运会之后,郭爽很快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她在2009年世锦赛中,一举夺得女子凯林赛金牌,这是她职业生涯的首枚世锦赛金牌,也是中国2002年由李娜夺取凯林赛金牌之后,第二位在世锦赛女子凯林赛中称雄的中国选手。

  近几年来,郭爽在凯林赛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在她原本的强项争先赛中,也保持了很高的水平——2012年她拿到世界杯英国站冠军。在之前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她也斩获了女子场地自行车争先赛的金牌。

  说起郭爽的技术特点,可以用头脑灵活、敢打敢拼来形容,她的骑行速度很快,而且对场上局势的判断能力十分出众。自出道以来,郭爽就一直不惧同强手较量,想当年她只有19岁,就在全运会上拼掉了当时的中国自行车一姐姜翠华,获得女子争先赛冠军。

  或许在自行车项目的较量中,郭爽无法逃避各路高手的挑战,就像本次争先赛英国自行车女皇彭德尔顿意外出局后,德国选手维尔特和沃格尔又成为拦路虎。她的金牌之路注定要伴随着与王者的激烈争斗。不过郭爽今年26岁,这个年龄对女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而言,仍算是巅峰阶段。而且在本届奥运会上,痛失团体竞速赛金牌的郭爽,还有可能在后面凯林赛和个人争先赛中有更好的表现,所以有理由相信,郭爽的好戏还在后面。

  单车土壤不可荒废

  现年68岁的法国人莫雷龙已经在中国执教四年多了,对于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肯定要走俱乐部的模式,你知道,法国的人口比中国少得多,但法国有两千多家自行车俱乐部。”莫雷龙说,“要让运动员们真正自己喜爱这项运动,而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才骑车。”

  莫雷龙认为,中国如果想要成为自行车强国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十三四岁开始就应该让这些小选手参加比赛,只有参加比赛,才能培养他们求胜的欲望,才能让他们真正喜欢上这项运动。”

  近年来,像环青海湖、环中国、环海南、环北京等各种公路自行车赛在中国风生水起,自行车运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在莫雷龙看来,这非常有利于推动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但场地自行车由于受到种种限制,还没能被中国的大众所接受,“这很遗憾,应该多举办比赛。在中国,场地自行车的比赛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对于中国自行车运动的未来,莫雷龙充满了期望,“中国不缺少适合这项运动的好苗子,现在缺少的是能够有人去发现他们,培养他们,还要建立合理的训练和培养体系。”

精彩专题

2012环崇明岛自行车赛赛事专题
乐享骑行-公路自行车赛综合资讯平台-环崇明岛自行车赛新闻 ©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9030320号-3
网站维护:上海三杰体育赛事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webmaster(at)enjoyrid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