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爽毫厘之差再获亚军 车轮滚滚却惹得争议纷纷
银牌似乎是悲情人物胸前的标志物,但有些银牌拥有着比金牌更加夺目的光彩。比如凯林赛上郭爽的那枚银牌,代表着一种无限接近,代表着一种永远“在路上”、永远追求前行的精神。再比如郭爽和宫金杰的那枚女团银牌,代表着她们已经超越自我。如今中国代表团的申诉更多代表着一种态度,“金牌”已无须国际奥委会来授予。还有场地男子团体自行车赛中获得亚军的法国队,他们懂得“那样不好”,他们的银牌比英国队靠“假摔”得来的金牌更加光辉夺目。 正无限接近! 虽败犹荣 在凯林赛里,郭爽虽是近年来女子场地自行车的后起之秀,但她的名气、国际声望要逊色于英国的自行车女王、北京奥运会冠军得主彭德尔顿。彭德尔顿实力了得,在最后一圈的冲刺阶段领先郭爽达到了大半个自行车身。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郭爽掀起强有力的冲击,几乎追上了彭德尔顿。遗憾的是在最后的冲线时,郭爽落后了小半个车轮,最后成绩,郭爽落后了仅仅0.024秒,最终获得银牌。 比赛开始后,郭爽的策略和在第二轮时一样,一直占居内道第一位,就跟着摩托车手骑行,而李慧诗、彭德尔顿则依次跟在郭爽身后。整支队伍跟着摩托车保持着匀速姿态。比赛还剩三圈,摩托车手退出,六人开始争夺!卡在内道的郭爽不忙着加速,而是盯着对手再行动,李慧诗拉到外道突然车身一抖,影响了她的速度,澳大利亚车手米尔斯抢先发力,她一路狂骑,已经杀到领先的位置,而彭德尔顿也死死跟着郭爽一起。比赛很快还剩一圈多,彭德尔顿开始从外道玩命超越,杀到了第一位,此时郭爽也利用彭德尔顿赶超之时,也加速超越了米尔斯,最后半圈,郭爽和彭德尔顿杀在一起!在英国观众彻底疯狂的呐喊声中,彭德尔顿保持住了最微弱优势,赢得了冠军,郭爽遗憾获得亚军。这0.024秒的微弱差距,意味着两点:首先,郭爽和中国自行车队,已经有了世界顶级的竞争力;再者,这一点儿微弱的差距,也证明中国自行车队从12年前开始冲击世界之巅,12年拿下3枚银牌2枚铜牌,但又一次遗憾地与梦想擦肩而过。12年,一次又一次站在梦想边缘,却一次又一次地接受遗憾,可以说中国自行车队的12年3银2铜的征程,非常悲情,非常悲壮。 但是何必拘泥于银牌不放?为什么不看一看成绩呢!12年前,中国人距离世界最强差距是0.628秒,这个差距在12年后缩减为0.024秒。可以说,中国队的进步显而易见,不能因为一系列的遗憾或是奖牌的颜色而被人忽视。过程远远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是我们一直在进步,一直在追赶,如今已经无限接近,这枚银牌说明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请为郭爽喝彩。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为中国人夺取了1枚银牌,更是因为,她证明了中国人可以在欧美人的强势项目上与之奋勇搏杀,证明了在奥运会上中国人的目标不仅仅是斩金夺银,更是不断地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突破自己! 中国队申诉! 表明态度 在伦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团体竞速赛中,中国女队在决赛战胜德国队的情况下,被判犯规,获得银牌。中国自行车队昨天在场地自行车馆召开媒体见面会,表示将向国际自盟和国际奥委会提起申诉。 中国自行车队在申诉书中称,“在场地女子团体竞速赛中,郭爽和宫金杰在预赛和资格赛中分别以32秒447和32秒422的成绩两次打破世界纪录,并在决赛中以32.617秒的成绩获得冠军。但由于被裁判判为犯规而降为亚军。当时中国自行车队和运动员恪守奥林匹克精神,服从了当时裁判的判决,并参加了颁奖仪式,体现了中国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体育道德。事后,我们认真观看了现场的比赛录像,研究分析了团体竞速赛比赛的规则。因女子团体竞速是第一次被列为奥运会场地比赛项目,规则并不完善,并没有具体关于判犯规的规定,也没有从规则当中找出来中国运动员违规的依据。” 中国场地自行车队教练莫雷龙说:“中国队根本没有犯规,我认真看了比赛的视频,郭爽和宫金杰都没有犯规。”伦敦奥运会主办方在赛后的成绩报告里给出的官方解释是“中国队提前接力被取消成绩”依据的是规则第3部分第2章的第153条,但并没有明确具体说明中国队是怎样犯规,只是指出中国队犯规同英国女队一样都是提前接力。中国自行车队在申诉书中指出,“我们认真研究了规则3.2.153——1.第一圈运动员不能在15米线(终点线前15米)前打道。2.第一圈运动员不能在15米线(终点线后15米)后打道。3.两名运动员之间不能出现推挤。”莫雷龙说:“郭爽和宫金杰都没有违反以上任何一条规定,我们观看了视频,她们的比赛没有任何问题。” 中国自行车队在申诉书中同时表示,“我们观看了视频,中国运动员没有出现以上三种违规情况,并没有找出中国运动员犯规的依据。裁判在比赛现场已经公布了中国队成绩第一,名次第一的情况下,又改判中国队犯规。现场比赛大屏幕没有进行慢动作回放,当中国队要求裁判观看视频的时候,裁判以不礼貌的态度拒绝了。对此简单没有依据的判罚,我们认为有悖奥林匹克精神,我们要求重新审理,找出充分的规则依据,真正体现出公平公正的体育道德和奥林匹克精神。现在我们按照程序向国际自盟和国际奥委会提起申诉,希望得到公正的裁决和改判。” 最新消息显示,国际自盟已经明确表态不接受任何向裁判委员会提出的申诉。但对于中国代表团来说,申诉是一种态度,郭爽和宫金杰也可骄傲地举起她们手中那块“金灿灿”的银牌。 摔倒换重来? “那样不好” 自行车赛场上的金牌总是充满着争议。在场地自行车赛男团复赛中,英国队用“故意摔倒”的战术赢得重赛资格并最终夺冠之后。争议声不断,很多外媒都对英国队这样的做法提出质疑,但国际自行车联合会、国际奥委会居然异口同声地指出,这种做法没问题,只是合理地利用规则。 当时是英国队与德国队进行男团赛事的复赛。英国队在第一次比赛中,起跑时落后,由于自行车赛事的起跑非常重要,没有做好起跑就很可能输掉比赛。在英国队整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仅仅跑了四分之一圈,英国队的自行车就摔倒了。根据规则,比赛重赛。重赛中,辛德斯的起跑比较完美,因此击败对手,晋级决赛并最终夺冠。19岁的辛德斯在赛后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在说,如果出发不理想,我们就需要摔倒,然后重新比赛。我就摔倒了,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能获得重新出发的机会,能骑得更快。我做到了。是的,那都是计划好的。真的。”好了,问题来了。英国车手显然没有违反规则,但他是否尊重奥林匹克精神呢?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精神是这样被定义的: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应该说,“发生事故的队伍拥有一次重新起跑的机会”,制定这一规则的出发点是好的,是生怕有车手在起跑时不小心摔倒而丧失成绩,因而给予选手再来一次的机会。这是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规定。但英国车手故意摔倒,故意骗取再来一次的机会,不符合“公平竞争”之原则。因为按道理来说,在没有“自然事故”发生的情况下,英国车队应该继续进行比赛,也就是以第一次发车的比赛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当然,如果不是辛德斯自己承认是“假摔”,单从录像就很难判定这一行为的真伪。但辛德斯承认了,这无异于公然挑衅,他挑衅的并不是规则,而是道德。辛德斯这样做显然违背了制定这一规则的初衷,与其说其合理地利用了规则,不如说他钻了规则的漏洞。 尽管国际自行车联盟认可英国队的夺金成绩,但银牌得主法国队表示不服,不过法国队并未进行申诉。有趣的是,英国决赛击败法国队后,各国媒体都采访法国队,希望法国队对英国队的“cheating”(欺诈)作出评价。法国队教练很有风度地指出:“英国队实力确实很强,我们需要祝贺他们的成功。”英国各大媒体比如《邮报》、《卫报》赛后都引用这句话,试图用来证明,英国队夺取金牌可谓实至名归。但是,从法国《费加罗报》上,人们看到,英国媒体在转载法国教练的话语时故意漏掉了一句。记者问法国教练“如果法国队起跑不好,是否会摔倒呢?”法国教练卢梭笑着给出了英语回答:“当然不会,那样不好。”显然,在法国主帅卢梭看来,他们的银牌比英国人的金牌更加珍贵。 |